今年以来,随着“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深化成为一项全覆盖、常态化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注入了更大动力和活力。“三送”工作开展一年多来,省定贫困村——赣县吉埠镇枧田村正逐渐走出“三差两低”的阴影,把目标定位于省级扶贫开发示范村、赣州市东部“乡村旅游第一村”。 沿省道江兴线驱车半小时,来到秀美的麂山脚下,刚下车,耳畔就传来京九铁路上火车的隆隆声。“这里交通区位条件不差,多年来枧田村却呈‘三差两低’的特征,村集体经济差、基础设施差、乡村旅游发展差,民生保障能力低、创业能人带动力低。”赣县县委组织部驻枧田村“三送”工作组组长谢以平说。一路上,家家户户门头上红色的“三送”工作联系牌格外醒目,墙上各种政策法规宣传漫画通俗生动,驻村“三送”工作组把一件件实事细化为一个个项目进行公开承诺。“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助推经济发展,首先要让群众找得到干部,信任干部。”谢以平说。 站在村委会大院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绿海”,一株株甜叶菊长势正旺。2012年初,驻村“三送”工作组和当地干部一同深入调研了解到,种植甜叶菊风险小、经济收益高,便帮助村里组建了全县第一个甜叶菊合作社——枧田村吉星甜叶菊合作社,制定创业免息贷款、优先流转土地、优先供应种苗和农资等优惠政策,成立甜叶菊专业合作社党小组,支持和鼓励党员带头发展甜叶菊生产。“甜叶菊每亩一季可收获200公斤干叶,每公斤可卖17元,共收益3000多元,种水稻每季只能收益1000多元,现在全村村民都跟着种植甜叶菊,大伙的口袋更鼓了。”村党支部书记戴章钧笑着说。他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已有46户农户种植甜叶菊150亩,并建成了连片60亩的甜叶菊高产示范基地,甜叶菊种植成了全村最主要的增收渠道。 “生态种养是村里的最大优势,依托这一优势,我们帮助引进客商投资新建戴家大院生态农庄,进而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垂钓、QQ农场、登麂山等乡村旅游项目。”谢以平说。为提升毛鸭养殖、冰糖柑、葡萄、梨等生态种养水平,“三送”工作组还请来赣县果业局工作人员,为村民免费安装滴灌设备和生物杀虫灯,推广使用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以生态、绿色、健康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游在枧田村渐成气候。 黄白相间的两层小洋楼错落有致,并不宽敞的水泥路干净整洁,杨梅树上的果子伸出院子让人垂涎欲滴。村落中央是正在建设的“干”字广场,两米多高的“干”字伫立广场正中央。“全村现有留守儿童112人,“空巢”老人216人,广场中心将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左手边是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前方的污泥塘将改造成为莲花池。”谢以平说,“这里之所以取名‘干’字广场,就是希望干部群众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 村头,江兴公路旁300多年的大榕树郁郁葱葱,树荫下几位老人坐在石凳上悠然自得,一旁假山石上偌大的“寿”字点出了这唯美画面的主题。80岁的曾发秀告诉记者:“每天下午大家都会到这里来坐坐。”戴章钧介绍说:“这里原是村里的老粮库,年久失修,垃圾成堆,村民都担心房子随时会倒塌,‘三送’干部来了后,拆除危房,改善环境,建起了文化墙。以前大家都绕着走的脏乱土坯房,现在变成了富有文化气息的‘寿’文化休闲小广场。”
“虽然全村仍有3个村组通组公路没有硬化,水利设施陈旧,小学和卫生所条件亟待改善,但是村庄环境、村民创业致富能力等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我们的长远规划是把枧田村建设成为‘三送’市级示范点、省级扶贫开发示范村、赣州市东部‘乡村旅游第一村’。”谢以平满怀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