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风生水起的“番茄大战”被国内一些地方引进之后,却出现了水土不服,这无疑值得活动举办方警醒和反思。 据报道,深圳某景区不久前推出了西红柿大战活动,活动照片在网上发布后,引发网友争议,大部分网友表示这是一种浪费行为,不能赞同。 发源于西班牙布尼奥尔镇的“番茄大战”,每年都吸引全世界数万名游客的参与。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了当地一个著名的民俗、文化和旅游项目,得到了从政府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可为什么国内一些地方借鉴国外的方式,举行“番茄大战”,迎来的多数都是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而鲜有肯定与赞同呢? 对国产版“番茄大战”持质疑与反对态度的人,其主要观点认为这是一种物质的极大浪费,有暴殄天物之嫌。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对菜农等番茄种植者的不尊重,是对他们劳动的亵渎。 客观地说,这种观点确实没有什么错,番茄的主要用途就是食用,而不是被当作游戏的道具扔着玩,踩在脚底下成了“番茄酱”。况且,我们身边确实还有生活困难的社会群体,这么多番茄被扔在地上踩成泥,不管是对于这些社会群体还是其他市民,都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和情感上的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这家主题公园的做法,确实有些考虑不周,只顾着自己吸引游客、售卖门票,却忘记了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忘记了这种做法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思想观念相抵触。换句话说,就是在国外风生水起的“番茄大战”被国内一些地方引进之后,却出现了水土不服,这无疑值得活动举办方警醒和反思。 实际上,此前的湖南长沙、广东东莞等地均举办过类似活动,如“葡萄大战”“橙子海洋”等,几乎都遭到了网民的质疑。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西班牙的“番茄大战”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反而参与和支持者众多,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其一,当地盛产番茄等蔬菜作物,“番茄大战”上所选用的都是因为过于成熟和品相不好而无法售出的番茄,所以从原则上来说不算是食材的浪费;其二,因为每年的“番茄大战”吸引来了自世界各地数万名游客参加,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百姓,从中获益颇丰,这点番茄上的浪费,自然也就没人计较了。 这实际上也是给国内的活动举办者提了一个醒,一方面要选用那些过于成熟、无法售卖的番茄作为活动道具,减少浪费;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活动和公益结合起来,避免给外界一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浪费蔬菜的印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国产版“番茄大战”所遭遇的水土不服,展现其积极健康的一面。 勇先创景旅游规划中心视点:当大黄鸭进入中国时,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童年就玩腻了的本土物件,漂洋过海回来后,居然还可以大把赚钱。西班牙的“番茄大战”,引入中国后,遭到质疑,这无疑引起人们的深思,其时,该学的不仅是形式,更应因地制宜(如文化差异、居民习惯等),进行学习、开拓、创新;去开拓新的旅游品牌,开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