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具有不同于其他旅游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红色旅游的载体是红色景观,这里的红色景观是指所有与中国革命有关的各种红色资源,既包括革命遗址、纪念场所,也包括与之有关的人造景观;第二、红色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旅游观光活动,而是寓革命教育于旅游活动之中,是旅游和学习教育的结合,因此,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政治性。红色旅游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以红色景观为依托,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红色资源级别的高低以及游客主体的特定性、周期性和局限性。鉴于红色旅游的特点,建议红色旅游开发应注重以下四点: 一、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就是要求在进行红色旅游开发时,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区的其它各种资源,把红色旅游和绿色自然风光旅游、特色农业旅游以及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是增强红色旅游生命力的内在要求。首先,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景观为依托,和一般的旅游景区或者景点相比,游客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游客市场范围相对狭小,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游客是不会优先选择纯粹以红色产品为吸引的旅游目的地的。只有把红色旅游资源同其他的旅游资源结合开发,以红色为源头,其他旅游项目相辅助,使游客既能参观红色景观,接受教育,同时又能放松身心,从而增强红色旅游区的生命力。其次,红色旅游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其客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时间上受革命纪念日和政治活动影响,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果红色旅游区只以单纯的红色景观作为吸引游客的唯一招牌,那么在红色旅游的低潮期,可能会造成大量资源的闲置。另外,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分布分散的特征,不仅开发成本大,而且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把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既可以避免红色旅游客源的特定性和旅游的周期性的限制,又可以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力,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还可以实现旅游开发的规模效应,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在进行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时,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红色与绿色,红色与民俗、乡村休闲游、特色农业游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二、加强区域间的联合协调开发 由于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在资源、市场、品牌、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因此,区域旅游开发应加强合作。由于红色旅游具有分布的分散性、位置的偏远性以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特点,红色旅游区域间的合作开发尤为必要。旅游,包括红色旅游,都是有闲有钱阶层消费的项目,而这些人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距离景点的远近、便捷程度以及景点的集中程度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而对于那些偏远的红色旅游区,不具备区位优势,只有通过联合开发,共同打造旅游区的品牌,才能增强旅游区的开发能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避免开发上的各自为政、开发结果的千篇一律。 三、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红色旅游强调要珍视旅游资源及对其实施保护性开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目的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虽然主要是指对以自然生态为载体的绿色旅游而言,但是,它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任何旅游形式都应该吸取的。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应该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一开始就应该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开发中要注重对旅游资源和周边生态的保护,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进。 首先,在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中,要遵循生态旅游所要求的“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实行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保护是前提,只有保护好资源,才能长久的开发利用;开发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让红色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红色旅游资源既要开发,更要保护。在开发中,要事先采取保护措施,使那些革命遗迹、遗址等不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开发要以不破坏红色景观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其次,红色旅游区多位于边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但环境污染少,自然生态破坏程度小,基本保持了原来山清水秀的面貌。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因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了当地人民长远的生存环境,在保护下开发,使旅游活动限定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保证景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四、开发要适度 在国家提出开展红色旅游,宣扬革命精神,带动老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倡导下,各地方政府都投人大量资金和人力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和宣传的力度,红色旅游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这显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红色旅游的开发也不免存在着一些不顾当地实情、不分重点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以及开发过度的现象。实际上,鉴于红色旅游游客范围狭窄、旅游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等多方面的不利特点,红色旅游的开发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适度开发。 旅游开发都要讲求经济效益,预期经济效益的好坏是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程度的一个关键,而决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就是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以及这种游客数量的稳定性。因此,一个景区或者景区开发的规模和程度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该景区或景点预期接待游客的数量以及客源的稳定性来决定。如果景区游客数量有限而客源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那么,过度开发只能是造成景区各种资源的浪费。红色旅游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性的特殊的旅游活动,相对其他的一般观光旅游来说,红色旅游的游客主体范围相对狭小,大部分是国内游客,以接受学习教育为目的。并且旅游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红色旅游的高峰一般集中在国家命纪念日以及国家大的政治宣传活动时期,平时游客可能会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限制了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的数量,并且使得客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另外,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区位条件欠佳,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可能让来自经济发达省份的游客望而却步。同时,经济的落后导致居民收入不高,旅游意识不强,外出旅游活动少,周边客源市场也难以培育。因为红色旅游具有游客范围相对狭小、红色旅游具有周期性以及不利的景区区位条件等不利因素,所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采取各种措施开发旅游资源、留住游客,而且开发要适度,不能盲目,尤其是对于那些红色级别不是很高同时其他旅游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地区。因为景点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较为贫困的革命老区来说,资金本来就很短缺,不能因为盲目开发、客源不足而导致这些资金的闲置浪费。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