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国内商品房市场进入行业调整期,整体市场成交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旅游地产也受到影响,上半年成交显现下降,旅游地产项目中的自持酒店部分经营状况冷清。业内人士称,旅游地产应该有针对性地打造“对位”产品。 日前发布的《2014年旅游地产半年报》显示,2014上半年,所监控的主要旅游区域整体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下降9.8%,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下降23.5%;成交均价同比小幅上涨4.8%,环比微跌0.6%。其中最主要的旅游地产成交供应区域华南地区成交面积同比小幅下降3.3%,华东同比下降26.9%。预计2014下半年整体成交态势将好于上半年。 以旅游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这被大多开发商认为是旅游地产较成功的发展模式。但这样的项目大多存在于景区周边,或房产本身就作为旅游的配套出现。例如,主题公园的建造。“旅游地产是为旅游业服务的,这个主次关系,应该首先搞清楚。”一位刘姓业内人士表示。例如,位于长白山脚下的某度假区,夏季是高尔夫度假胜地,冬季是世界顶级滑雪场,从旅游、居住、到购物,几乎涵盖了一套完成的度假产业链。 不过,随着立秋到来、暑期结束,海景房的销售在经历了夏季的热闹后,又开始逐渐走向“冷清”。业内分析,这个时期恰恰是检测一个项目含金量的重要时期。一个真正好的旅游项目,能不断地吸引客流量,延续自己的经济链。那么,旅游地产投资热背后的销售经营情况如何? 据悉,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市场行情不佳难以销售为由,要求撤销预售许可证,暂改为自持。此外也有一位于丽江的旅游地产项目也因市场遇冷,被迫放缓推盘节奏。 定位和规划设计不合理是主因 对于旅游地产投资热背后的销售情况一般,以及旅游地产项目中自持酒店部分的经营冷清的状况,某业内人士介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定位和规划设计不合理,没有短途游、暑期游的对位产品。 “目前旅游地产的最大症结在于大多数项目只是借旅游之名搞房地产开发,开发商不重视旅游的服务功能和旅游价值,也不注重产品本身的服务价值,错位的规划设计打造出来的产品,自然后继乏力。这也是旅游地产之所以出现投资热、销售冷、经营业绩不佳的根本原因。” 眼下,旅游业更趋向于休闲化、散客化、自助化,传统的观光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多元旅游需求。近距离、短时间的“微度假”将成为都市人旅游方式的首选。旅游地产应该有针对性地打造“对位”的产品。此外,开发商还应专注研发好的旅游产品,做好周边交通、商业、生活等配套设施。先拉动旅游产业,才能吸引游客群体。 勇先创景旅游策划中心指出,旅游地产的核心在于旅游项目的发展,对于旅游产品的长期经营来说,盈利模式主要还是在旅游产品和服务上做文章。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