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旅游策划业务和旅游规划业务在签订委托协议的时候都会面对这个条款:“规划(策划)起点要高、项目要新、便于操作实施”。短短十多个字要困扰规划者、策划者、设计者许多日子。想让每个景区的每个地方都出现新的火花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一个景区有两三个这个景区独有的个性卖点或看点,那就已经不错了。 社会发达的最大特点信息传递很快、摹仿能力更强。想在一个景区出现全部是不能复制或没有看见的新项目,这样的景区还真少或者没有。但对策划者、规划者、设计者而言,只要长期实践,还是会想出一些办法,让这个地方“与众不同”,因为大部分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找到了这个规律,在运行的时候都会获得比较好的结果。 1、从资源本身挖掘或衍生
这是大部分规划者在做项目的时候的定向思维。就是有什么资源就规划什么项目、产品。这个方法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也是必要的一种获得项目的基本方式,毕竟资源是项目的依托基础。 2.从市场中研究分析而来 这是大部分策划人喜欢用的方式,也是目前中国90%的人造主体景区(公园)最常用的技巧。这是比较功利性,也是比较务实的做法。目前市场需要什么,那就策划什么设计什么,国内有的,就综合在一个区域,国内没有的就引进国外的。现代科技项目可以成批量的购买和设计。虽然你会觉得这里缺少一些“底蕴”但现代生活中,游客的心态多是出来放松的,快餐性的味道比较浓,这是尊重市场需求的结果,无可厚非,不应该一味的批判,如果项目失去了市场的竞争性,两三年后市场会逼迫他更换新产品替代。这里对策划、规划、设计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要设计出一个产品更新的构想流程便于经营者以后有足够的决策空间和变通空间。深圳华桥城的一些主体公园、无锡太湖周边一系列主题影视城都是这个概念。 3、创新引导而来 这叫“无中生有”。这些项目或立意一般都是“离经叛道”的做法,又有专家称是“非主流”做法。这些做法,常是比较个性的,项目出来后需要经营的引导游客的消费或审美。这里,可能有一些资源里的边缘文化被采用,主题资源反而被元素化。这些做法主要被策划者、设计者采用。出来的项目,褒贬不一,因为被欣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可能是失败的,但更多的是给大家带来一些新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觉得,因该鼓励这些创新者、探索者。旅游本身就是在找一种感觉,找一种情绪,何必搞的非常压抑、严肃和大同呢。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