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旅游咨询网

成都的乡村旅游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2)

时间:2011-10-04 17:25来源:中国乡村旅游咨询网 作者:勇先创景 点击:
      本土农民的优雅转身
      和刘红兵相邻的是“槐花树”,老板刘焕成50岁,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老刘上过几次报纸了,他是“本土农民”的典型。因为村里很多农民自己经营不了,于是就将房子租给外面来的人经营。刘焕成和老伴带着女儿女婿支撑了几年,发展到现在“一年可以净存2万元钱”的状况。
      看村里人把房子租给别人,一年不担风险得几万元钱,他有点心动。说实在的,开始他自己经营也有些吃力。他以前开过茶馆,5毛钱一碗,现在政府的领导说,可以卖10元钱一杯,他就不敢想。村里其他农民和他想法一样,有人干脆就卖5毛钱一杯。
      锦江区区委书记白刚来了,一点点给他们灌输,我们现在卖的不是一杯茶,这杯茶为什么值10元钱,这其中有3元钱的环境+3元钱的空气+3元钱的成本+1元钱的服务。
      白书记还担心他们接受不了,亲自带他们去锦江宾馆开眼界,教他们理解什么叫市场杠杆。
      老刘这次多少受了些影响,回来就大胆卖茶,后来政府又说桌子、椅子该换。他还是不理解,桌椅好好的,结实得很,坐上去又不会垮。领导说这是形象问题,搞经营得注意细节、形象。
      老刘就这样在“激烈的斗争”中接受了这些意识和思想,现在,他的农家乐活过来了。他感慨的说,真是想都没想过日子会过得这样好,3年前他还天天栽在地上辛辛苦苦种花卖,因为地不多,一年下来,全家的收入就2000多元钱。现在,除了经营的农家乐外,每年村里分红,一人有30元,社里非耕地流转管理后,一人一年可以分200元,自家土地的租金,一年有1000元。他和老伴都有社保、老伴马上就满50岁了,每个月可以领到400多元的养老金。他说自己比城里人还过得好,啥待遇都有,比城里人还多一栋“别墅”。
      五朵金花是怎样绽放的
      “三圣乡以前是全区最穷的乡之一。”三圣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李旭说,现在站在这里无法想象,3年前,这个地方是这样的场面,村里的路都是泥路,乱糟糟一团。
      现在,从李旭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一片绿树掩映下的白墙、青瓦。李旭说,三圣乡真正的变化,是从2003年开始的。
      2003年,红砂村举办四川首届花博会。区委书记白刚说:“我们要举办不落幕的花博会。”
      “我们之前到处去学习过,重庆璧山搞花博会,我们也来考察了,大家都在讨论用什么方式,很多人都在建议建五星级酒店。”李旭回忆说,区委书记白刚当时就强调:如果不以当地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只能是昙花一现。
      后来,政府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彻底解决问题。村里的基础设施,政府拨款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他们给农户每家房屋一平方米补贴100元的修缮费用,农民自己贴一部分,休整成统一的川西民居。一栋房子修缮下来需要3-5万元,政府补贴不过几千到一万元,农民不干,官员们就下来家家做工作。房子修好了,庭前屋后的环境也改造一新。政府还专门请来几大顾问——
      文化专家:指导农民待人接物,对房间的专修、布置,小到一幅画,也要经专家点头。
      饮食专家:教农户做特色菜,手把手言传身教。后来发现这种填鸭式的不行,政府干脆来个,你开农家乐,我就送厨师。政府免费送来的厨师可以用1-2个月,农民从中学到不少本领。
      3个月之后,花博会开幕,7天,103万人涌向农家。“连卖方便面的都发了财”。
      政府只投入了3000万元,就让这一带农村变成了城市。“花乡人居”脱颖而出。红砂村的乡村旅游一下就火了。
      2004年7月份,尝到甜头的政府开始打造梅林村。这个村以前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将其定位为“幸福梅林”,让农民全部种上梅花,打造梅花文化。
      7月,李旭和工作人员们一口气跑了9个组,一家家沟通,带农民去红砂村实地看。因为有榜样,工作很快做通,房子很快修缮成统一风格,每户庭前院后栽花种草。3个月就打造好了,政府当年就办了梅花节,大量游客到来,农民马上就尝到甜头。
      2005年,打造江家堰村。这个村以种菜为主,政府决定因地制宜,把其打造为体验式的乡村旅游。他们让农民把土地以“分”为单位,四四方方整理成一块块。然后将这些地集中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再以集体的名义,把这些地抛给城里人认种。认种人一年一分地交纳800元钱,委托农民代种。这800元钱包括150元土地租金,100元生产资料、350元代种费。剩下的200元作为合作社维护景区的管理费用。农民一分地,可以得到600元。
      “农民实际上从一开始就丰收了,他们根本没有风险,不用看天吃饭了。以前一亩地收入3000元钱,现在可以收入6000元。当地的农作是一种定单模式,农民成了产业工人让城里人体验农耕之乐
      对城里的认种人来讲,完全可以体验农耕的乐趣,丰收的喜悦。地里种什么,城里人自己说了算,收成也归认种人所有。他们在乎的并不是一年能不能从土地里收回800元钱,在乎的是收获一家人精神享受。孩子们认识了五谷,当过知青的人满足了自己当年的情结。
      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驸马村打造“东篱菊园”。政府将这个村的大田全部种上菊花,改变菊展在公园的局面。农民的房子修缮成有些西化的建筑,以适合菊花的洋派气质。“东篱菊园”很快吸引来游客,不但可以在农家乐享受田园风光,游客在田间地头,就可以买到菊花,甚至可以拿把剪刀,自己去绞花,体验其中乐趣。
      之后,政府又开始打造万福村。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专家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荷塘月色”。景造好后,政府修了画家村,把全国各地的知名画家引来。专门给画家修建的房子如一栋栋别墅,20万元左右,画家就可以买到20年的使用权。当然,画家不是白引来的,他们一年要教会12个农民画画。目前,画家村已进驻23名画家。村里的很多农民会画画,吸引了很多人甚至外国人的眼球,称农民用色大胆,画的画不受约束。慕名而来的外国人甚至将价钱出到了20美元一幅画。李旭说,我们就这样把农家乐,一步步蝶变,让它变成了诗意满山的乡村旅游。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分享到:
------分隔线----------------------------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 海淀 清河嘉园东区 甲1号楼15层
邮编:100089
电话:010-62669808
传真:010-62669808
邮箱:yongxian@bjyxcj.com
院长热线:13001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