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旅游咨询网

城乡携手共创意 助推五彩九渡河

时间:2011-10-04 17:27来源:中国乡村旅游咨询网 作者:勇先创景 点击:

      九渡河镇是怀柔区的一个浅山区镇,全镇18个行政村,1.8万口人,180平方公里。金色的板栗文化,银色的怀九河文化,青色的长城文化,庙上村第一党支部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的生态文化,构成了九渡河特有的五色文化。构筑五色文化,发展五色经济,打造五彩九渡河是我们的目标。

      2007年12月,九渡河镇有幸成为“艺人下乡传手艺”的试点镇,有三个村成为试点村,活动实施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成效却是相当可观。

      一、艺人下乡传手艺,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核心。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农民自身来分析,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放下一产舍不得,刨地种瓜、喂猪放鸭必竟是一块稳定的收入;二是外出打工受不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外出打工千元、不如守家种地五百;三是工厂上班要不得,受文化水平和年龄技能等条件的限制,多数4050人员到工厂上班已达不到入门要求;四是自主创业赔不得,人人都有发财梦,自己支摊做买卖,农民第一犯愁的是本钱,第二害怕的是赔钱。而艺人下乡传手艺,则创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零成本就业、零市场风险,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老百姓说得好:每天动手俩钟头,柴米油盐不犯愁。

      二、艺人下乡传手艺,成就了一个产业。农民要致富,产业是基础。去年底,艺人下乡先后在我镇红庙村教授红灯笼,杏树台村教授中国结、西水峪村教授布贴画。在村大队部的活动室里教,在百姓家的炕头上教,百姓们深有感触的说:艺人专教点金术,得来全不费功夫。三村五里的大妈大婶都来找艺人学艺。抓住这个机会,镇党委政府广泛号召,并组织本镇村干部和乡土艺人到地坛参观手工艺品展览会,回来后大家集思广益,大胆实践。黄花镇村搞起了刺绣,五位干部凑钱购进设备还搞起了毛衣缝合;东宫村和西台村搞起了毛线编织、汽车靠背垫加工,局里村搞起了剪纸。据统计,全镇18个村,在艺人下乡的带动下,有15个村有了产业发展雏形和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特色手工业已成为我镇的一项新兴产业,创意富民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艺人下乡传手艺,创造了增收新亮点。不建工厂不冒烟,在家天天能上班。无拘无束无人管,想干几点干几点。红庙村家家户户制作红灯笼,去年底,人均纯收入由4819元首次突破万元,增加到10014元,同比增长92.8%,其中,仅红灯笼一项占其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黄花镇村刺绣和毛衣缝合项目解决了全村百余人的就业,由一个上访乱村转变成和谐村。村支部书记李显刚感慨地说,一个人就业稳定的是一个家庭,一百人就业稳定的是一个村子。据统计,2007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8265元,增幅达到14.1%,居全区第二,二三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60%以上。

      四、艺人下乡传手艺,造就了一批新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新时代党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艺人下乡传手艺,恰恰是培养和造就新农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办法。技术送上门,市场带进村,实现了农业向非农的转化,农民向非农的转变。艺人下乡传手艺,传来了一批新技艺,培养了一批新农民,也带出了一批新的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用百姓的话讲,一产不丢不洒,二产三产当家,实现充分就业,农民就地转化。

      五、艺人下乡传手艺,树立了一种新形象。城里的老艺人不怕天寒地冻、山高路远,不顾年迈体弱,一头扎进深山沟,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需要的问题,为农民传播致富的火种,点亮农民致富的希望,让山区的百姓感动,让基层的党委政府动容。百姓们说,艺人来下乡,感谢党中央。艺人们下乡让百姓感受到的是党中央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对农业的深切关注,对农村的深切关爱,树立的是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分享到:
------分隔线----------------------------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 海淀 清河嘉园东区 甲1号楼15层
邮编:100089
电话:010-62669808
传真:010-62669808
邮箱:yongxian@bjyxcj.com
院长热线:13001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