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9%。从经济数据分析看,整体经济运行仍是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长期以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培育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投资特色小镇已成为国家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2016年8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附件在文末)
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住建部大力推广下,培育特色小镇已成为今年下半年的投资热点。勇先创景认为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也暴露了像区域发展不均衡、只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教育体系建设、城镇空间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建设缺乏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等问题。
有利于实现农村人口就近转移
特色小镇的迅速建设,能够有效让城市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解决小城镇和农村住房、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问题。通过特色小镇发展,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有利于繁荣乡村经济,带动村民致富
有的小城镇毗邻城市,可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有的小城镇农业资源丰富,可以建设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农业生产观光一体化产业。有的小城镇环境优美,主要发展特色种养业、休闲旅游农业。这些产业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加强小城镇品牌文化建设,提高知名度
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文明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都发源于农业农村,集中展现在村镇。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相比,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能有效保持农村生产生活的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村风民俗、传承优秀文化,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有利于小城镇品牌文化的建立与推广。
推动产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
在特色小镇的推动下,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能够有效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做好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有效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恶性竞争。依托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引领市场发展。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主导产业的形成,更有利于推动形成产业聚集,可以畅通产业信息、增强产业活力、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产业抱团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小城镇的经济效益。
中央政府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既是为了解决产业创新升级的问题,又为了开放一个共享的众创平台;既展现祖国大江南北的秀美风光,又告别传统工业区“文化沙漠”现象。充分集聚了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投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当中,又让这些要素充分协调,在适宜居住的空间里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新的动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相关附件: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