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份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李金早提出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到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再到目前全域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在这过程中,有遇到发展的瓶颈,有遇到相悖的论调,但也有不少地方将全域理念充分融合到当地旅游建设中来,形成了当体特有的全域体系,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全域乡村的典范——湖南泸溪
案例:泸溪以浦市古镇为龙头,推进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景点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在县城白沙,先后修建了涉江楼、橘颂塔、辛女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并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工程。在浦市古镇,筹资3.5亿元,实施“两线五点”的古街、古民居改造工程,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完成150余栋古民居改造和街道青石板铺设工程,建设1个游客中心,2个停车场,等等。在天桥山景区,修建1条旅游公路,2个停车场。在乡村,确定14个村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发农业观光、采摘品尝等乡村旅游产品。
泸溪处于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圈中“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重要节点,山水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厚重,民俗风情浓郁。坚持“沅水画廊、浦市古韵”主题定位,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圈”格局(“一核”即:以浦市古镇为核心景区,“两带”即:沅江风光带和峒河风光带,“三圈”即:天桥山景点圈、白沙景点圈、岩门古堡寨景点圈),使泸溪全面融入大湘西旅游经济圈,成为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
勇先点评:湖南泸溪作为全域乡村典范,对古街、古民居改造是最具亮点的举措。不光是对于景观景致的提升,历史文化的保留,更是旅游扶贫的重要手段。开发农业观光,蔬果采摘,古镇特色店铺,让全村人都参与到旅游中来,全员拉动旅游。“一核两带三圈”的格局建设让泸溪做到了处处是景观。
旅游城市全域化——海南三亚
案例:三亚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分解成137项任务,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在“点”层面,主要改变目前单一景区景点式供给模式,扩大三亚旅游产品供给广度和深度,依托三亚全资源整合,集中打造一批三亚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点、旅游景区景点、特色乡村体验点、主题小镇产业点、海洋旅游体验点、低空旅游点、旅游购物体验点、社会资源访问点以及其他新业态承载点等。同时依托多点智慧旅游服务设施支撑,满足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均衡全市旅游产品分布。
在“线”层面,一方面,完善三亚全域旅游外部交通、市内交通、旅游专线、风景道等“快旅慢游”的交通无障碍网络体系,发挥“线”本身的“连接”功能,做到点与点之间顺畅通达,满足游客出行需求;另一方面,丰富海岸线的旅游功能,修复河道及海岸线生态,打造三亚独具特色的内河旅游;设计不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串联三亚全域旅游点产品。
在“面”层面: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两方面。既加大三亚旅游整体风貌优化、旅游全体系建设等硬环境设施建设;同时又优化三亚旅游发展软环境,全社会参与、机制体制创新、发展政策创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公民的文明素质,营造热情好客、文明友好的旅居环境。
勇先点评:“点、线、面”三层次全方位推进三亚旅游全域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思维,是新的方法,新的路径,为中国旅游的全域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三亚以服务业作为产业主体,加入了创新元素,将智慧建设普及化,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牌效益,使三亚旅游吸引力大幅上升。
半岛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完美结合——浙江象山
案例:象山将全面实施“四全四特”工程,尽快补齐短板,高水平建设旅游强县。“四全”即全域化打造、全产业融合、全要素整合、全方位保障,“四特”即特色景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特色民宿。
象山将重点实施好“三化”战略。“全域化”构建县域大景区,以景区的理念规划全县,以景点的要求建设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着力打造“一带四区多组团”的空间格局,把一个个散落在各地的“盆景”连成美丽画卷。“精品化”加速旅游业态转型升级,重点打造松兰山———大目湾休闲度假区、象山影视城、环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等三大核心板块,做大做强龙头景区,加快建设特色小镇、旅游风情乡村及一批有内涵、有特色的精品高端民宿。“智慧化”打造旅游管理服务升级版,建立一站式无缝隙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智慧景区、智慧交通等支撑体系,真正实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以及智慧决策,政府只需“一个平台”就能掌控全局,游客只需“一个平台”即可“玩转象山”。
勇先点评:浙江象山本身的半岛地形,就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象山县通过全产业升级,以服务业为主体,将分散开的景色景点连成一片美丽画卷,构建出了一个生态半岛。同时,象山县建立了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促进了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加快了象山县全域化的步伐。
西部全域旅游实践中的翘楚——新疆吐鲁番
案例:顶层设计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以“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为总遵循,以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为内生动力,牢树立“一切围绕旅游、一切服务旅游、一切分享旅游”的发展理念,以“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为总遵循,以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为内生动力,牢树立“一切围绕旅游、一切服务旅游、一切分享旅游”的发展理念,
规划和建设吐鲁番大景区启动了库木塔格、坎儿井、火焰山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吐鲁番大景区的核心区。在高昌区规划建设了交河大景区、苏公塔大景区、杏花沙疗小镇景区(五道林、杏花村、沙疗所)、高昌故城景观大道万亩杏桑观光园等新景点;把鄯善县作为沙漠越野、自驾和特种旅游体验区来打造,启动了库木塔格沙漠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开发了吐峪沟风情村寨景区、吐峪沟万亩桑杏观光园、侏罗纪博物馆(恐龙馆)等新景区(点);把托克逊县作为民俗、美食和自驾游体验区来打造,新建了南湖村万亩杏花观赏园、白杨河酒庄风情园等新景区(点),规划建设克尔碱怪石林已经对外开放,雅丹地貌、红河谷大景区,形成了以高昌区为核心的一个小时旅游圈,一区两县相互补充的“二日游”“多日游”产品
勇先点评:新疆吐鲁番的全域建设抓住了文化特色的主题,以“库木塔格、坎儿井、火焰山”等文化主题渗透到了吐鲁番全域景观的各个方面。将沙漠、雅丹地貌、侏罗纪、酒庄等元素融合到吐鲁番这个大的全域示范区当中来,充分体现吐鲁番推进精品景区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富民旅游服务体系,推动吐鲁番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升级版,建设“新疆大客厅”的步伐。
全域交通建设示范区——内蒙古海拉尔区
案例: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将依托生态资源基础,整合城镇空间布局,利用交通廊道、集约规划土地,启动城市绿道规划建设。以海拉尔区为中心,在海拉尔—牙克石(凤凰山庄)、海拉尔—鄂温克旗(红花尔基)、海拉尔—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海满公路与边防公路交接口)、海拉尔—额尔古纳4条百公里公路沿线,重点建设沿途景观带、城市出入口景观、城市绿道系统、改造沿途村镇景观等。
海拉尔区将按照全市统一规划,重点做好海拉尔区滨河湿地慢行系统规划项目设计和建设。该系统的建设将与城市绿道进行有机结合,将运动赛事与居民休闲景区串联有机结合,共同构建城市绿道网络,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保障城市的景观生态安全。同时,在城区的主要交通口建设标志性雕塑、绿化带和景观带,对规划范围内沿线各村镇与交通线路连接口进行升级改造,完成伊敏河绿道系统建设。
勇先点评:海拉尔区全力推进生态旅游绿道工程建设,促进连接与周边旗市区公路沿线的改造升级,体现了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带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以自驾道、慢行道、运动道等道路系统进行串联,结合大尺度景观、服务节点、旅游产品,通过一些新的游览活动和行程组织,构建了非景区化的全域空间网络新结构。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