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地农村特别是城郊地带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加快,各种以田园景观、设施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中一个新兴增长领域。尤其在春暖花开、周末节假之时,美丽乡村成了人们踏青出游的首选、旅游区农民增加收入的希望。
游客在田野风光中颐养一番身心,农民通过招待游客增加一些收入,本是乡村游有别于其他的魅力所在。但是笔者发现,现在不少地方的乡村游似乎正在褪色变味,变得越来越贵族化、越来越脱离百姓大众。其中尤以最能体现乡村游本色的农产品采摘变得日益高价,变得让人却步扫兴。
仅以北方某大城市郊区今年春节以来的草莓采摘为例,市场上最高时也不过10元一斤(目前平均3—5元)的草莓,现在各个大小观光园里标出的采摘价,还依然坚守着30元到80元一斤。为了验证价格有无变化,近日笔者又前往北京近郊某著名观光农庄的采摘园打探,冷冷清清的采摘接待点上,工作人员告知的竟还是和春节期间一样的价格———60元、80元一斤,而且没有任何折扣可谈。
这样高得离奇的采摘价,听了真是叫人发晕。因为即便如园主们宣称的这些草莓属于稀有品种,有的甚至要兑牛奶浇灌、有机质培肥,但其高于市价十到二十倍的采摘价,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认可这其中还有什么物有所值的常理可讲。要知道,如果照这样的高价摘上五六斤草莓,几乎都能赶上时下买半头猪的价钱了,除非哪位游客花钱不用他自己掏腰包,否则还会有多少人舍得去摘呢?接下来马上就到了采摘西瓜、樱桃等水果的季节,有了草莓这样的高价打头,没准到时又会让人大吃一惊。
乡村游本是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消费方式,住住农家屋、吃顿农家饭、摘点地头果菜,应该没有产生多么高价的消费理由。但现在一些地方的农业观光园,刚有点知名度就一门心思推高采摘价,制造一种乡村游追仿豪华消费的幻象,从而借机谋取高额盈利。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经伤及了乡村游的淳朴本质,不仅会让大量乘兴游客变成扫兴过客,使小农小户借助乡村游增收的希望落空,从长远看更可能会因此失去大批潜在的客源。
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目前我国的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想尽办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推出了不少活跃市场、促进消费的政策和举措,其中繁荣包括乡村游在内的国内旅游市场、促进旅游消费更是受到各地高度重视。而作为乡村游标志性卖点的田间采摘如果还要高高在上,不肯回归理性的价位,长此下去,一些地方的乡村游离萎缩的日子恐怕只近不远了。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