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旅游咨询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关注 > 勇先关注 >

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

时间:2011-10-05 21:16来源:未知 作者:勇先创景 点击:

 

  一、反贫困: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的重大历史任务
 
  20世纪前50年,中华民族为了自由、民主、解放,展开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浪潮。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从北伐战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到"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从推翻封建王朝、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到建立新中国,根本目标就是要将四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为中华民族的反贫困和富裕、文明、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20世纪后50年,为了建设雄厚的反贫困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开创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土地改革到新时期改革开放,从国家工业化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从对民族资本的改造利用到对外资的吸引,从"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到沿海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和振兴老工业基地,从计划经济的历史性探索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占世界总量不到1/20的耕地等资源基础上,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近1/4的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与世纪之交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的目标,并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宏伟目标。
 
  在为反贫困建立政治、经济基础的同时,中国政府还始终关注并着力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发展和基本生存需要。一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中国以缩小"三大差别"和缓解、消除贫困为目标,通过土地改革全面解决几亿无地、少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生产资料基础问题,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效果最显著的反贫困战略举措。二是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和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时期,中国也始终没有忘记人民大众的生存、温饱、健康等基本需要,号召干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支持相对贫困落后的农村发展。三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展开了直接面对贫困宣战的几大反贫困战役,从救济贫困人口到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从全面扶贫到扶贫攻坚,20多年间使得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从2.5亿迅速下降为2900万,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贫困乡脱掉了贫困帽子。四是在以农村为反贫困主战场的同时,中国政府也一直没有忽视城市中的贫困问题,通过采取待业、失业救济补贴和再就业扶持,建立退休金统管、大病资金统筹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划定城市贫困线、对低于贫困线的城市居民发放生活补贴,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经济实用房和廉租公房等等,来解决城市贫困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
 
  二、旅游发展与反贫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旅游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令国人、世人瞩目的成就,20年间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亚洲和世界旅游大国,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创汇均排名世界第五位(2002年,下同);国民旅游年出游人数达到8.95亿人次(8.78加0.166),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成长最快的出境旅游市场;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相当于GDP的5.44%,旅游核心产业就业613万人,旅游经济就业总数达到5149万人,占全部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7.0%和24.4%,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旅游是平衡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城乡、工农差别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旅游,以乡村和相对贫困落后地区为主开发旅游项目,建立旅游目的地,以国外和国内城市与发达地区作为主要客源地,将高收入和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引入低收入人口居住地区,实现人口、资金、劳动力、商品、技术、信息的城乡、区域和不同收入阶层间由高到低地单向流动或双向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乡村、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社会的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人民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典型,象革命老区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贫困山区张家界、黄山、长白山,少数民族地区九寨沟、西双版纳、丽江、延吉和西北的很多地区,领袖故里韶山、广安等。据测算,中国25年中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有6000-8000万,占期初全部贫困人口的1/4-1/3。
 
  旅游扶贫是非常成功有效的开发式扶贫。一是通过发展旅游脱贫的人口,不仅返贫率极低,而且能够比较快地由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因为旅游带给贫困地区及其居民的,不仅仅是增加收入。通过增加就业、加强交往、沟通信息、传播技术,使得贫困地区居民的观念更新、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使得这些地区的积累、创新、发展能力迅速增强。二是旅游扶贫还具有非常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贫困地区建设目的地发展旅游,加强了水土保持、荒山绿化、环境治理,带动了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通信、城乡建设、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例如在贵州,通过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资源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在黔东南巴拉河等地建立的乡村旅游点,正在加快消失的民族建筑、服饰、歌舞、风俗又鲜活地再现了,并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继续扩大旅游发展在反贫困斗争中的成效,中国政府从新世纪初期开始研究和实施新的旅游扶贫工程。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结合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产业旅游、科教旅游、扶贫旅游等,加快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落后地区旅游开发建设步伐,在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更有力、更大量地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三、乡村旅游与反贫困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从事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从大范围看,所有在乡村社区开展的旅游都可以称为乡村旅游,它是与都市旅游相对称的。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关系密切。它较好地适应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对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乡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悠然自得的生活劳动场景、清新的空气、新鲜无污染的绿色饮食等,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乡村旅游从工业革命之后就逐步兴起。事实上,在英国等工业化国家开始产生的有组织旅游,就是组织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居民乘火车到乡村观光、娱乐、休闲。
 
  目前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客源主体是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古村落、古镇、民族村寨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山庄、"农家乐"等。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产品是吸引附近的大中城市居民前往短期度假、休闲、娱乐,吸引远程和国外游客前往旅游的乡村旅游主要是一部分与民族民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民族村寨、古村古镇旅游。如江苏、浙江、安徽、山西等地开发的水乡古镇、古村落旅游。贵州省在世界旅游组织的资助、指导下,开展乡村旅游的起点也很高,影响很大,效果也一定会很好。
 
  乡村旅游对反贫困的作用最大、最直接。乡村旅游项目和目的地所处的社区基本都是贫困地区,其居民基本都是贫困人口,而其旅游者都是来自境外、城市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居民。同时,乡村旅游最主要的特色是简约质朴的生产、生活环境,包括秀美的山水、清新的空气、淳朴的民风、奇特的民俗、精美的服饰、典型的建筑、绿色的饮食、舒缓的节奏等。这些都是既有的,开发配套和包装、组织接待和服务等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要求有限,设备、材料和管理、服务技能等基本是天然存在的。
 
  乡村旅游最需要避免的一点就是"城镇化",即在规划设计、建筑形式和材料、设施设备、管理服务各方面简单地学习城市,将乡村旅游点建设成为一个个小城镇,使得最受城市居民青睐、喜爱的乡村风貌、乡情野趣大受影响,甚至荡然无存。
 
  乡村旅游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人依然,物依然,事依然,但功效则迥然。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分享到:
------分隔线----------------------------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 海淀 清河嘉园东区 甲1号楼15层
邮编:100089
电话:010-62669808
传真:010-62669808
邮箱:yongxian@bjyxcj.com
院长热线:13001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