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家5A品牌高不可攀论 在众多“国”字号旅游景区资质当中,5A级旅游景区具有评定条件较高、公信力强、品牌号召力大等特点,社会认可程度比较高的特点。 品牌积累需要长期的灌输、长期的一致传递。旅游景区等级评定的“5A”级牌子,是当今国内衡量各景区软硬件发展水平最权威的一块牌子。要想在旅游市场独占鳌头,创建5A景区是必由之路。“5A”级旅游区也不是高不可攀,中小型景区要发展壮大,并非只有在5A景区品牌的大门前徘徊。“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要想打造旅游的终极品牌—5A景区,必须学会资源的整合,品牌的创意、内涵的提升。
国家提出5A级旅游景区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我国旅游业竞争力。只要旅游景区达到相应标准,都有机会,额不定量。既不能等闲视之,也不可妄自菲薄。深化对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认识,有利于客观评价自身条件,同时坚定创建工作的信心,把它当作是旅游品质提升的过程、途径,花大力气找准短板,深入挖掘核心竞争力,脚踏实地提升景区旅游品质。5A创建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游客满意率,实现游客和景区的双赢;突出景区的特色是实现让游客满意的重点;从细节上体现文化性和人文关怀,以获得游客更大的满意。 在创建工作中,有两个方面的倾向需要引起注意。一种倾向是跳板心态,一些旅游景区把创建5A级旅游景区,当作是一个提升门票价格、吸引人气的跳板。另一种是应付心态。不能着力解决旅游景区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其原因固然与责任人业务能力有关,但更多原因在于确定创建工作任务时,往往流于运动化,未能坚持系统规划指导,恰当地安排工作节奏。在工作任务压力之下,执行人本身时间精力有限,只能做表面文章。这两种倾向危害甚大,必须坚决杜绝。创建5A级旅游景区,是非常严肃的工作任务,是直接关系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品牌形象的大事。落实好创建工作要求,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才能保证地方财税实现其投资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旅游精品。 景区整体品质即文化性和特色性、人性化服务、资源吸引力与市场影响力这三个方面,是旅游景区服务质量评定的主要内容。其中,人性化服务是根本,《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细则》从旅游品质的八个方面对人性化服务明确了详细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应当贯穿于创建工作当中,把游客体验放到首位,提供人性化服务,这是创建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五、旅游经济=门票经济误区
旅游开发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资源转化成可供旅游者消费的旅游项目、产品。优化旅游开发的产品结构,就是解决旅游业“旺丁不旺财”,接待多、赢利少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这也是造成有些景区人满为患的一个因素,解决的出路除了拓展现有景区容量、不断开发新的景区以外,还在于加大对非观光产品的开发,调整和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倡导多样化的旅游选择。 旅游规划要倡导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我国旅游发展应该进入集约化发展的轨道,这既是旅游消费市场的要求,也是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科学的规划、认真的施工、严格的环境审计,应该是进行旅游开发的专业性要求;要避免单纯地以新产品迎合市场,而要重在打造精品,在旅游市场上确立精品观念、精品消费、精品赢利的机制;要树立配套和完善的旅游产品意识,不能局限于认为搞旅游就是搞景点开发,搞景点开发就是大兴土木、大搞建设,而要努力进行旅游六大要素的综合配套和完善。 (责任编辑:勇先创景) |